- · 农业网络信息版面费是多[11/04]
- · 《农业网络信息》投稿方[11/04]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袁文轩 青岛报道 2021年度青岛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争先进、创典型、树标杆,亮点纷呈,受到了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和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高度肯定。在2021年度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袁文轩 青岛报道
2021年度青岛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争先进、创典型、树标杆,亮点纷呈,受到了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和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高度肯定。在2021年度全国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绩效管理评估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受到农业农村部科教司通报表彰;在2021年度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典型宣介活动中,由青岛市农广校培育的典型荣获全国“优秀农民田间学校”1所、全国“优秀农民教育培训教师”1名、全国“优秀农民教育培训新闻宣传作品”2篇、全国“优秀农民教育培训在线学习资源”2个;1名学员入选农业农村部2021年度农民教育培训“百优保供”资助项目人选,1人被中央校评为全国乡村振兴实践指导师(全国共享师资);在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评选中,1家入选全国52所首批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青岛市农广校被中央农广校评为2021年信息宣传工作优秀集体。《农民日报》以《十万“新农人”孕育乡村振兴新希望》为题对青岛市创新模式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进行了专题报道。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农民是主体。在农村人才培养方面,青岛市走在了全国前列,率先制定了地方政府法规《青岛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办法》,更是通过打造过硬的培训平台、锻造一流的师资队伍和强化实用通俗的培训内容等一系列办法不断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在哪儿培训?”农民培训单纯依靠政府力量是不够的,如何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共同参与,青岛市农业农村局遵循教育规律和特点,分类指导,分层次培训,按需求发展,逐步形成“政府统筹,农业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运行机制,形成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广校)、农业院校、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灵活有效的体系和机制,有效解决了农民培训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等问题。目前青岛建成国家级农民教育培育示范基地3个,市级培训示范基地26处,农民田间学校160所。2021年,青岛胶州裕丰农资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以其优越的软硬件设施入选52所首批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青岛东鲁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获得全国2021年度“全国优秀农民田间学校”,该学校自2017年开展田间学校培训以来,培训模块与专家团队日益完善,涵盖了果树病虫害防治、园艺管理、乡村振兴、合作社管理、绿色生产、营销推广等,产生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每年承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及农业带头人培训,共承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000人次、培育高素质农民100人、惠及农业种植面积10万余亩。
“谁来培训?”农民培训的特点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农民培训的质效,青岛建立了“共享师资库”,其中既包括从全国各地选聘的理论基础扎实、授课水平高的500余名农业专家教授和指导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1000余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还云集了青岛本地培育成长的100多名“田秀才”“土专家”。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优秀农民教育培训教师”的胶州市农广校高级农艺师高兴兰,多年来致力于手机在农业植保、农田灌溉、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应用推广培训,平均每年组织培训班几十场次,培训学员2000余人,通过提升农民的“手机+智慧农业”应用水平,促使农业发展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乡村振兴实践指导师(全国共享师资)的“土专家”王伦世,是平度市南村镇的一名普通农民,通过接受市农广校系统的培训和自身多年的刻苦学习和摸索实践,将自己锻造成了一名青岛农业大学的客座教授,还常年做客省、市电视台农业类节目,为广大农民解答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种植难题。这些在“黄土地”里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田秀才”以其过硬的理论功底和“接地气”的实践经验成为农民培训的中坚力量。
“培训谁?”“我从1992年就开始从事小麦育种研究,一干就是30年,30年来,我在这个领域里不断的学习、探索、实践,只要听说有培训班,我就会积极报名参加,从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实用人才培训,到新型农业主体带头人培训等,每年参加的培训十多次,每次培训都有收获,我的企业也在这一次次培训中不断发展壮大。”入选农业农村部2021年度农民教育培训“百优保供”资助项目人选的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元江对自己的成长经历颇多感慨。青岛市农业农村系统作为农民培训的主管部门——在选择学员时统筹考虑种植业、农机、畜牧兽医、渔业等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状况和人才需求,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产业扶贫对象、返乡下乡双创人员等为重点,经过镇、区市层层遴选和公示后确定培育对象,并建立个人档案,进行分层次、分领域、分区域的培训,让农民学有学成。
文章来源:《农业网络信息》 网址: http://www.nywlxx.cn/zonghexinwen/2022/0410/520.html